《学习之道》这本书是去年(即2018)后半年买的,具体时间不知。

买书时有个坏习惯,买书全看名字能不能吸引到我,如“xx之道”“xx之术”“xx论”就感觉比较有意思,进而就想买,(“道”“术”“法”“论”之类,可能是我英雄联盟太喜欢剑圣了)。

我会看《学习之道》,完全是偶然,因为想要清理掉一些“没用”的书,但清理之前还得再看一眼,毕竟当初是从众多图书中选中的。

这一看,竟然出事了。 这书竟然写得有点意思。 最开始的“寄读者”中有一句话

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,出乎意料。

(上面是原话,我连标点都没有修改。)(小生大学求学时是文学专业,可看到上面这句话,不禁自问,为什么不是“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,只有出乎意料。”或“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出乎意料。”,不知道为什么,这个逗号竟然如此地吸引我。)

在引言“我所擅长的是学习之道”中,作者Josh Waitzkin(乔希·维茨金,下称乔希)讲述到了自己对于名人/名气的态度,(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起了庄子先生);说到了18岁时无意中看到了《道德经》一书,进而自己开始追求内心的宁静,(我也看过道德经,但是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);学习象棋后又学习太极,而“我突然意识到,下棋方式与太极是一致的。”,(让我想到了一句话“这个人,曾被中国台湾《中国时报》总编辑高信疆形容为“第一个合并了诗与剑的光芒的才子””,具体是谁,我讲出来反而没有意思了,各位请自己搜索~)

接着我就很有兴趣地一口气读了前五章。 我的理解如下,乔希小时候喜欢象棋,刚开始在华盛顿广场公园和一位老人下棋,之后和公园里的众人下棋,到北卡罗来纳州参加小学组全国象棋大赛、成为首个全国冠军、到印度参加世界青年象棋大赛。其中有胜利的荣耀,也有失败的痛苦。这个人引入了“整体理论”与“渐进理论”并加以对比(各位自行搜索,此处只提及名词)(此时我竟然联想到了两组人:“惊艳一枪”中的元十三限和诸葛正我;游戏“真三国无双7”中的司马师与司马昭);还悟出了失败时该怎么被父母安慰(见第二章 用练习战胜失败);自己对于胜败的看法(想到了古龙的“胜了如何,败了又如何”);自己对于过程与结果的看法;等等。

笼统记录一下。